財經新聞群組〔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到去年底自動化櫃員機(ATM)數量達三萬二九五七萬台,較前年底增加二七七台,若以「密集度」來看,台灣每十萬成年人擁有的ATM達一六九台,穩居全球第一,國銀主管表示,這與國內超商高度普及有很大的關係。每10萬成年人擁有169台國內ATM數量從二○一七年底的二萬八二九八台,一路增加至二○二三年的三萬二九五七台,連續七年都是正成長;另從具備提款、支付與轉帳等功能的金融卡來看,到去年底流通卡數增至一.二億張,等於每位國人擁有超過五張的各類金融卡。 因ATM數量持續增加,但近幾年來台灣陷入「生不如死」的人口減少困境,若以我國每十萬成年人口擁有一六九台ATM來看,普及程度不僅亞洲之冠、更遙遙領先全球。雖然國內非現金支付金額及筆數近年大幅成長,包括電子支付、行動支付及信用卡等,但提供現金提領及轉帳匯款功能的ATM數量,並未出現明顯衰退。國銀主管分析,雖然非現金支付是全球趨勢,但台灣最大特色是幾乎每家超商內都擺有一台ATM,更是銀行的兵家必爭之地;也就是說,ATM與超商等於是「水幫魚、魚幫水」,對民眾來說更是方便。尤其是ATM不僅提供現金提領,還能提供轉匯款功能,民眾無需跑到分行據點,只要就近找便利超商即可;另金管會積極推動普惠金融,共有三大類衡量指標,其中一項細部指標,就是「每十萬成年人擁有的ATM數」,讓銀行業者也不得不重視。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