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青紅燈》川普與胡佛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5/4/30 上午 05:30:00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對各國發動關稅戰,希望促使製造業回流,以提高美國就業。川普的經貿政策,讓人聯想美國第31任總統胡佛,當時全球陷入「經濟大蕭條」,胡佛在1929年批准墨西哥裔人口遣返計畫,接著1930年簽署法案提高數千種進口商品關稅,而其他國家也對美國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導致國際貿易劇降,反而加劇經濟蕭條;最終,胡佛在1932年競選連任失敗。儘管目前國際經濟情勢與「大蕭條」沾不上邊,但川普上任以來,為達到「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目標,即重振美國經濟、重塑全球地位,川普政府先是大量遣返非法移民,接著宣布一連串關稅政策,尤其4月2日的對等關稅措施,不惜將其盟友推向對立面,因川普政策認為高關稅將使製造業回流,大幅增加美國就業,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說:「數以百萬計的人力擰著小小螺絲生產iPhone,這種事情會在美國發生。」 displayDFP('ad-PCIR1', 'pc'); 然而,高關稅真能提高美國就業?不管從歷史經驗或當前情勢來看,恐怕都很難成真。首先,美國祭出高關稅,其他國家回以報復性關稅,將對美國廠商造成衝擊;其次,美國進口商品不乏用於加工生產的中間財,將提高廠商的生產成本;再者,高關稅將推升通膨,影響內需消費,可能衝擊服務業就業;而且,川普關稅政策不確定性高,已多次暫緩或轉彎,勢必影響廠商投資意願;何況,目前美國失業率處於歷史低檔,加上驅逐非法移民造成的勞動力缺口,提高就業的必要性及成效令人質疑。不論如何,川普關稅政策掃射所有國家,近年來台美經貿關係愈見緊密,今年2月美國更重返我國最大出口市場,關稅政策勢必對我國經貿造成重大影響,且若引爆全球貿易戰,國際政經情勢將更加險峻。面對全球重大變局,包括對美談判、協助產業、補貼民生等,都需要政府出面,朝野應停止內耗,齊心面對外在挑戰,讓行政部門有足夠的資源及心力因應變局。(鄭琪芳)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閱讀更多來自 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