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學術單位、勞動NGO團體及環保團體合作,共同撰寫國內第一份「為工會而寫」的公正轉型勞教手冊正式上線(勞陣提供)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推動淨零碳排已是趨勢,台灣更以2050淨零轉型為目標,擔憂過程中將衝擊勞工,由學術單位、勞動NGO團體及環保團體合作,共同撰寫國內第一份「為工會而寫」的公正轉型勞教手冊正式上線,更對政府提出「沒有公正、沒有轉型」、「沒有勞資協商、沒有自主減量」等呼籲。 共同撰寫公正轉型勞教手冊的團隊更提出2大呼籲,第1、自主減量計畫應以「團體協商」作為必要條件。不能讓企業「自行承諾、員工承擔」,減碳目標與行動方案應納入工會的協商與監督機制。第2、針對無工會的勞動者,也應強化社會對話與社會安全網的保障。不能因尚無工會組織,就放任企業單方決定轉型成本的分配。 displayDFP('ad-PCIR1', 'pc'); 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副教授邱羽凡以國外經驗指出,企業推動淨零政策將導致勞動條件變更,最嚴重的就是大量解僱,英國、德國都已相繼發生;調查顯示,有72.6%認為企業會把淨零成本轉嫁到員工身上,因此,工會的危機因應能力更顯重要,「不能在淨零政策裡面遺落勞工」。 台灣勞工陣線協會研究部主任洪敬舒提醒,公正轉型在台灣仍屬於相對新穎概念,政府相關規劃也還不完整,目前都較著重於高碳排產業,但台灣產業間具有高度關聯性,若上游產業進行大規模減碳,勢必會影響到中下游企業,因此教材內容也協助工會自我辨識是否為受影響對象。 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博士班蘇珊霈指出,淨零對勞工的衝擊,目前國際潮流包含簽訂綠色團協擬定配套、延後大量解僱因應,教材整理各國案例讓工會可參考運用。 這份由學術單位、勞動NGO團體及環保團體攜手合作,組成公正轉型勞動資料庫小組,蒐集國內外資訊、政策分析、實務案例,共同撰寫的公正轉型勞教手冊,已製作《公正轉型與工會角色》教材資料庫網站:https://portaly.cc/wjtcourse 。 希望能補足工會當前對於公正轉型的受到的資訊落差,並作為基層工會主動介入綠色轉型政策的行動工具,提升工會協商能力,讓勞工能獲得更大保障。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