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長張善政宣布,明年將加碼「勞工權益基金」預算至5500萬元,以及「勞工教育經費」預算至2500萬元。 (記者鄭淑婷攝) 〔記者鄭淑婷/桃園報導〕桃園工業產值全國第一,去年更高達4兆元,但美國關稅問題恐對產業及勞工帶來巨大衝擊,市長張善政在勞動節前夕,宣布明年將加碼「勞工權益基金」預算至5500萬元,以及「勞工教育經費」預算至2500萬元。 張善政今(30日)主持市政會表示,美國關稅對產業是一大挑戰,雖然關稅變化未明,但對未來的衝擊是必然的,4月初美國總統川普連串的關稅政策,從高關稅、暫緩90天,又宣布對包括中國在內所有國家的電子資訊半導體產品豁免關稅,以桃園來說,電子資訊產業產值佔桃園45%,金額佔比最高、廠商數量近12%,顯示廠商規模屬於中大型,目前屬豁免關稅的項目,相對影響性較低,廠商也較具備自我因應能力,但規模次之的「機械、汽車與零組件」產業,產值與勞工數都佔25%,以及化工、食品等其他產業,產值佔3成、勞工數佔35%,壓力就很大。 displayDFP('ad-PCIR1', 'pc'); 張善政表示,各產業都不能掉以輕心,市府將持續關注後續政策與談判發展,另為因應可能的衝擊,明年勞動局預算將加碼2項關鍵經費,強化對勞工的支持。 第1是把「勞工權益基金」從今年的5000萬元提升到5500萬元,這也是他任內第2次調高預算,而勞權基金是協助勞工在遇到勞資爭議或突發困難時能夠即時獲得幫助,去年就有超過3500位勞工受惠,證明這筆資源真的有發揮作用。 第2是「勞工教育經費」逐年加碼,預算已從原有的不到2000萬元提升到去年的2160萬元,有超過1萬2000名勞工受益,明年預算將再拉高到2500萬元,希望協助勞工精進技能、提升競爭力,讓桃園的勞動力有更強的實力應對國際挑戰。 此外,經發局將協助提升產業競爭力,包括智慧製造診斷輔導工作已推動2年,今年又成立桃園智慧產業學院,都會加大經費編列的力道,支持產業轉型、提升勞工技能。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