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日電)中國將於8日起對新發行的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金融債券的利息收入恢復徵收增值稅。有專家表示,債券投資以機構為主,個人投資債券規模很小,且若符合相關條件也可免稅,政策調整對個人投資者基本不會有影響。 新華社1日報導,中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1日聯合對外發布公告稱,自今年8月8日起,對在該日期之後(含當日)新發行的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金融債券的利息收入,恢復徵收增值稅。 根據公告,對在今年8月8日之前已發行的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包含在8日之後續發行的部分)的利息收入,繼續免徵增值稅直到債券到期。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李旭紅表示,債券投資以機構為主,個人投資債券規模很小,而且個人投資者取得的利息收入還可適用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月收入人民幣10萬元(約新台幣41萬元)以下免徵增值稅的政策,不用交增值稅。此次政策調整,普通個人投資者不會受到影響。 李旭紅表示,此次政策調整是根據當前債券市場發展階段推出的一項優化措施,可以縮小不同債券之間的稅負差異,有利於更好發揮國債收益率曲線的定價基準作用,促進債券市場和金融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主任梁季表示,目前中國已發行債券數量大,市場消納能力較強,新發行債券占比較小,且債券價格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稅收政策僅是其中的影響因素之一,政策調整對市場影響有限。 證券時報旗下「券商中國」引述上海財經大學中國公共財政研究院副教授汪峰說,新政在短期內可能引發新舊券種價格分化,長期可能降低債券資產的相對配置價值。機構投資者可能逐步調整資產配置策略,轉向更具稅收優勢或其他收益更高的投資品種。 據中國媒體此前報導,中國今年整體發行國債規模將達1.3兆元(約新台幣5.8兆元)。(編輯:陳鎧妤/張淑伶)1140802 新聞來源:中央社